产学研合作“链”上长三角
日前,安徽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教授团队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答卷”——在可光聚合单体制备COF液晶复合材料及其光热转换方面取得显著突破。这份“答卷”是应江苏省江阴创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生产中产生的技术需求而生的。教授们出手,不仅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瓶颈难题,也在实战中检验了自身的科研能力,并为培养学生找到了最生动的教学案例。
安徽工程大学坐落在长三角的重要节点城市——芜湖,区位优势明显,这样的跨省产学研合作在安徽工程大学并不少见。近期,该校的生态印染教授团队和浙江绿宇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就传统纺织印染的清洁加工开展联合攻关,实现了全棉筒子纱染色关键环节的非水介质染色,从源头上减少了对水体的污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近年来,安徽工程大学坚持“立足地方、融入长三角、辐射全国”的理念,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不断深化校企产学研合作。
2022年与沪苏浙地区的企业签订产学研项目65项,占比近10%;2023年与沪苏浙地区的企业签订产学研项目94项,其中,合同额在100万元及以上的合同16项。与杭州中豪电动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高功率密度双转子轴向磁通永磁电机研发”等一批产学研项目取得突出研究成果,并被转化应用。
2022年以来,学校与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绿宇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等长三角地区企事业单位合作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指南建议5项,申报长三角科技合作项目4项,获批12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奖方面,与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申报并获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在融入长三角的过程中,我们与沪苏浙皖企业合作签订的产学研项目数量逐年攀升,项目层次也逐年提高,产学研之链越铸越牢,不断激发学校创新能力。”安徽工程大学科技处负责人王宗乾表示。近年来,安徽工程大学依托G60科创走廊、产业发展创新联盟等,主动积极融入长三角,精准对接产业技术需求,持续深化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有组织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实现了优质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和区域协同创新资源的联动,助力了区域产业的高质量协同发展。(记者 陈婉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