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组织参加省科技厅2025年第9期“科技大讲堂”
7月25日下午,省科技厅举办2025年第9期“科技大讲堂”。厅党组书记吴劲松主持会议,厅领导、二级巡视员,厅机关和驻厅纪检监察组全体干部、直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在主会场参会;市科技局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在分会场通过线上参会学习。
中国科大讲席教授、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党委书记、副主任李良彬作《统筹大科学资源 创新超越边界》报告,系统阐述了先进光源与产业创新的内在关联,深入分析了“先进光源+”模式下产学研融合的路径,明确提出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统筹大科学资源建设未来科学城的具体思路,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海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胜利作《推进产业创新实践与体会》报告,结合安徽从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科技强省的转变历程,深入阐释 “四位一体” 推进策略、“四链融合”发展路径和“四心归一” 精神内核,通过合肥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产业的生动案例,展现产业创新的“安徽经验”,为各地各部门推进产业创新提供宝贵借鉴。
吴劲松在总结时强调,一要深学细悟强认识。认真消化吸收报告核心内容,深刻理解“四位一体”是产业创新的 “方法论”、“四链融合”是产业创新的“路径图”、“四心归一”是产业创新的“精气神”,以及大科学资源在突破关键技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中的核心作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来。二要对标对表抓落实。各市、县科技部门要结合本地产业实际,找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结合点,既要学习“抓规划、谋项目、强政策、建机制”的系统思维,在重点产业中推动“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又要借鉴大科学装置与产业协同的经验,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联合实验室,让大科学资源真正服务于产业升级。三要协同发力求突破。持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既要有“敢于决断”的决心,也要有“久久为功”的恒心;既要有“精准赋能”的政策,也要有“全周期保障”的机制,努力推动更多产业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跨越,为我省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创新高地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