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淮北市委员会九届第五次会议第69号提案“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动我市转型升级”的答复

浏览次数: 作者:淮北市科学技术局 信息来源: 市科技局 发布时间:2017-09-01 00:00 字号:

尊敬的政协农工界别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九届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推动我市转型升级”的提案,市政府决定由市科技局办理。市科技局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分析提案建议,认为提案对我市科技创新现状的分析符合实际,所提出的“制定政策、健全机制,强化政府对自主创新工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功能”、“ 加大科技创新政策的宣传和实施力度,促进政策效应的充分显现”、 “加大财政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完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构建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资本、技术市场、产权和人才等创新要素的有效组合”、“ 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人才开发和培养体系,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人才基础”、“ 整合行业资源,提高区域对外竞争力”等六个方面的建议科学、合理、可行,应尽快予以落实。我局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逐条制定了落实方案。

    一、强化政策支持,精准推进科技创新。

    一是适应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制定激励政策。为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市政府制定了《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若干政策》(淮政[2017]31号),已于7月6日发布实施。该政策从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支持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支持科技企业孵化服务、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共用、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应用等10个方面推出了支持政策,是我市历年来支持科技创新力度最大的一个政策,对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是积极宣传政策,扩大政策覆盖面。我市积极宣传科技创新政策,先后组织了研发经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省政府《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等多个专题培训班,110余家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参加;还利用网站、QQ群、微信群广泛宣传和解读政策,局主要业务科室负责人实时在线解答企业提问;深入淮矿集团、淮海集团、理士电源、金蟾药业、宏昌新材料等20余家重点企业,开展专题辅导。

    三是认真组织落实,确保政策兑现。市科技局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分工,认真组织政策落实。2017年,受理200余家企业和个人申报市扶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已审核完毕,将兑现高新技术企业奖励、专利授权资助资金480万元。6月份又推荐三批项目申报省政策兑现,涉及企业和园区35家,申请补助资金4944.49万元。其中,推荐企业研发购置仪器设备补助12项、国家科技重大项目补助1项、企业购买先进成果补助7项、国家农业科技园奖励1项,科技人才团队项目1项,凝练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现代农业领域重大科技项目16项。

    二、加强财政资金引导,促进全社会科技投入。

    一是加大财政科技投入。为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淮北市人民政府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淮政〔2016〕12 号)中明确了科技创新资金的使用范围和资金规模,规定:从市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中切块不低于4000 万元,重点支持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项目、科技攻关重大专项、产业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通过省级备案的众创空间、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按照上述意见,结合当前建设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对科技创新引领的紧迫需求,我局拟草了2017年科技创新资金预算,主要用于扶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兑现、创新型省份建设资金兑现、众创空间及科技孵化器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实施市级重大专项、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等。

    二是突出科技金融结合。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探索建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建立从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到产业基金、上市融资的全金融产业链,大力支持银行机构创新科技信贷产品,积极推广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积极引导推动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重点增容天使基金项目库,扩大投资产业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今年以来,先后与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就支持科技型企业开展合作,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与上述两家银行的快捷联系通道。目前两家银行均已制定方案,指派专门人员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小额、短期贷款实行特殊宽松政策。

    三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落实研发经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以及对企业购置研发仪器设备给予补助等,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产学研合作,建立研发机构,开展科技攻关。财政投入和政策引导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统计结果表明,2016年全市研发经费达到9.62亿元,扭转了连续三年下滑的局面。

    三、建设创新平台和载体,服务科技创新。

    集聚科技资源,培育和打造一批创新载体和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更好服务我市产业技术升级,提升创新要素集聚能力。

    一是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立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坚持因地制宜,以科技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目的,鼓励县、区及开发园区,通过自建、引入团队、联合大企业或投资机构等方式建设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搭建与创投资本对接、与创业导师对话、与市场需求对路的平台,开展辅导、路演等服务。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兴创新创业模式,完善从众创空间到产业基地的阶梯孵化体系。2017 年,力争在每个县、区和开发区各建设一个市级以上(含市级)众创空间,到2020 年全市建设众创空间15 个以上,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7 家,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开放高效、充满活力的众创服务平台。同时,以创业服务能力、孵化企业数量和存活率为主要指标,强化众创空间和孵化器绩效考核,提升服务能力。重点建设源创客、方正智谷、矿山装备科技企业孵化器、梧桐树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平台。

    二是着力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实施开发园区科技提升计划,制定年度目标,开展分类培育,大力推进高新区、高新基地、农业科技园区等创新载体建设。重点支持龙湖高新区争创国家高新区;推动安徽(淮北)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濉溪铝基新材料和杜集高端装备制造争创国家和省级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凤凰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打造国家绿色食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推进烈山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落实创建工作方案,建成以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为特色的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2017年,重点依托铝基材料战略集聚基地,争创国家火炬铝基复合材料特色产业基地;依托国家淮北农业科技园区,争创国家农业高新园区。

    三是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把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县区和园区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在中小企业与政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金融机构等之间架起桥梁,通过整合社会科技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成果、人才培训等技术服务,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重点支持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加强人员、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为科技型企业创业提供孵化服务、投资融资、产权交易、人才引进、对外合作等服务,承担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委托的事务性、服务性工作。

    四是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以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行业检测、技术咨询、工程化服务为目标,加强煤炭安全、爆破技术、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农产品安全等19个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条件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完善运行机制,切实发挥行业领域技术带动作用,推动全市乃至全省行业技术创新活动;依托相邦新材料、金岩高岭土、安徽矿机、临涣焦化、卓泰化工等骨干企业,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研发力量,建设特种碳基材料、陶铝材料、煤化工、高岭土深加工、装备制造等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运营方面,实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备案制,加强绩效考核,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到2020年,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0家,覆盖各个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2017年,重点打造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铝基高端金属材料两个产业研发平台,促进煤化工产业向高端煤基新材料转型发展。延伸铝基新材料产业链条。

    四、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产业技术升级

    一是聚焦主导产业,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积极构建以政府为引导、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为依托的产学研开放创新体系,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围绕重点园区、主导产业和高校特色学科,组织实施“百企联百校”工程,针对新型煤化工、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和现代农业等产业领域,加强与长三角区域、中关村示范区、合芜蚌试验区等战略合作,深入推动与清华大学、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爆破技术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及北大方正科技集团等科技型企业的对接交流。今年以来,先后迎接上海大学、中科院孵化公司来我市考察,达成了合作意向。

    二是创新合作模式,推动产学研实体建设。探索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产学研开放合作新模式,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在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协同与互动,力争每个园区建设一个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集检、学、研一体化的质量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2017年,力争建成省级以上质检机构2 个,新建院士工作站2 家、博士后工作站5 家。重点推进相邦新材料与上海交大共建特种铝基材料研究院,卓泰化工与天津大学共建煤化工联合研发中心,理士电源与上海大学共建联合研发中心。

    五、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一是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抓好企业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企业家队伍。依托职教园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健全人才关爱机制,构建引进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完善和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提供科技、融资、成果转化及安家补贴、生活补贴、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政策支持。2016年,《淮北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颁布实施,已对10余家企业30余名高层次人才给予了补贴和奖励。

    二是加快创新人才团队的引进培养。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扶持计划,大力引进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来我市创新创业。每年审核选择一批携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在我市创办公司或与我市内企业共同设立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科技团队,以债权投入或股权投资等方式,分A、B、C三类,分别给予1000万元、600万元、300万元支持。到2020 年,在煤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8 个。目前已对相邦新材料、卓泰化工、淮海奥可、天路航空等团队给予了资金扶持。团队组建的安徽相邦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安徽卓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已分别成为铝基材料和煤化工新材料的排头兵,对引领我市产业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作用。

    六、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增强行业创新能力和凝聚力。

    根据我市产业发展特点,在优势领域,加强行业内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间的强强联合,在实现创新资源聚集、互补的同时,避免行业间低层次的恶性竞争。重点支持爆破技术研究院、雷鸣科化牵头组建爆破安全技术与产品创新联盟,安徽矿业机电、中芬矿山等牵头组建煤矿机电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意胶带牵头组建热塑性弹性体产业创新联盟。目前三个联盟组建已报省科技厅备案。下一步,要在铝基新材料、煤化工新材料方面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积极探索联盟运行机制,有效发挥联盟作用。

    我们将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建设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发展目标,营造创新环境,搭建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企业,建设创新园区,着力引进转化发展碳科技,打造陶铝峰,为淮北转型崛起、建成创新型城市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感谢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关注和支持,以上答复,请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淮北市科技局

2017年7月24

                                                                                                                                                                                                                                                                                                                                                                                                                                                                                                                                                                                                                                                                                                                                                                                                                                                                                                                                                                                                                     

办复类别:B(印章)

联系单位:淮北市科技局

联系人、联系电话:郜永,0561-3895729,18909618118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市政府督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