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科学技术局政务舆情回应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政务舆情应对工作,提升政务公开水平,增强科技工作公信力,建立政务舆情回应机制:
一、做好舆情监测研判
健全舆情监测预警机制。通过国家、自治区、市主要报刊及主流网络媒体、淮北市科技局部门网站、政民互动平台等平台,加强政务舆情日常监测和突发事件监测,特别是对对涉及科技工作、公众切身利益、可能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政务舆情信息的监测,及时敏锐捕捉外界对科技工作的疑虑,形成全覆盖的舆情监测体系,即时掌握了解舆情动态,认真组织研判,区别不同情况,分类处理。舆情监测过程中,如发现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造谣传谣行为,在及时回应的同时,应将有关情况和线索移交公安机关、网络监管部门依法依规查处。
二、明确回应责任主体
明确回应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做好政务舆情回应工作。涉事责任科室是第一责任部门,局办公室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对涉及多个业务科室的政务舆情,相关科室应加强沟通协商,按职责分工做好回应,确保回应信息准确一致。对处置不及时、应对不力,造成负面影响的,予以问责。
三、提高回应实效
(一)规范回应程序。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在向上级报告的同时,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已掌握的事实类信息,原则上回应时间不超过1小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社会影响较大的,最迟在24小时内召开新闻发布会,并视情况连续召开。其他政务舆情应在48小时内予以回应,并根据进展情况,持续发布权威信息。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或吹风会回应的,相关负责人或新闻发言人应当出席。
(二)增强回应针对性。回应内容应围绕舆论关注的焦点、热点和关键问题,实事求是、言之有据、有的放矢,避免自说自话,力求表达准确、亲切、自然。对群众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公开采纳情况;对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要公布研究解决情况;对群众指出科技工作中存在问题,要讲清政策措施、处置结果及后续措施;对不了解情况,存在模糊认识情况的,发布权威信息,解疑释惑、澄清事实;对错误看法,及时发布信息引导纠正。
(三)拓展回应渠道。适应传播对象化、分众化趋势,,充分利用政务微信等新媒体平等交流、互动传播的特点和网站的互动功能,提升回应信息的到达率。建立与宣传、网信等部门的快速反应和协调联动机制,加强与有关媒体和网站的沟通,扩大回应信息的传播范围。
四、工作原则
(一)公开透明原则。按照公开透明的要求,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做到不缺位、不失责。
(二)分级负责原则。牢固树立舆情危机和公开意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注重源头防范、源头治理、源头处置,做到尽职尽责。
(三)强化交流互动。规范整合政民互动渠道,及时公开热点,发挥舆情在传播政务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畅通民意渠道中的作用。
(四)加强督查指导。加强对部门网站、政务微信、政民互动平台等平台系统的督查指导,加大问责力度,对因工作重视不够、应对无方、处置不力而发生重大问题、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