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政产学研融合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建议"的答复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 市科学技术局 发布时间:2024-07-30 17:07 字号:

尊敬的宋文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政产学研融合 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建议,局党组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专题讨论,一致认为您对淮北市科研成果转化问题的见解契合实际清晰透彻问题精准。您提出的4条建议指出了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切实可行,我们将把您的建议落实到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实践中去,助推淮北高质量发展。

结合工作实际,对建议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鼓励转型升级,创新企业发展方式

一是聚焦主体培育,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创体系,充分挖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潜力,疏通高企成长的源头活水。积极协助成功揭榜挂帅省制造业重点领域攻关任务的安徽紫朔环境工程等3家企业优化技术资源,完善技术团队,加强技术合作,有序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确保揭榜项目按期结题;协调沟通企业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在第二届中国(安徽)科交会上,促成淮海实业与中南大学合作的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参加全省十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项目现场签约,意向合作金额260万元。

二是聚焦平台建设赋能企业创新发展坚持以企业为主体,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创新中心,全力以赴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市累计65家企业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75家企业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获批省级认定省重点实验室5家,省企业研发中心15家,认定(备案)市级科技创新平台36家。2023年鼓励淮北中芬矿山机器有限公司牵头,成功创建高效智能浓缩机机械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填补了我市一项空白。

三是聚焦激励引导,推进企业成果转化。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通过技术成果转化,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使用,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重点指导和帮助企业申报省级新产品,2023年协助组织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开展新产品鉴定会15场次,认定省级新产品14个,累计认定省级新产品45

二、引导完善校企建设,促进企业合作同步发展

近年来,市科技局加强政策调整和引导,先后出台《淮北市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修订完善《淮北市产业扶持政策清单》等政策文件,借力科交会、安徽双创汇等活动,聚焦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转化,持续挖掘企业技术需求,推进校企合作深度发展。

一是聚焦企业,凝练技术需求。结合淮北市五群十链主导企业发展特点,积极引导高校瞄准产业发展方向,引导积极对接企业发展需求,完成企业技术难题攻关,促进产学研合作良性发展。积极推进淮北师范大学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将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80%赋予成果完成人(团队),单位所有权益以作价入股形式赋予科研人员长期使用权,由其单独或与其他单位共同实施该项科技成果转化,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安徽科技大市场淮北市场、相山区江苏淮海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网络服务站、安徽大学(淮北)技术转移中心等技术转移机构揭牌运营,向高校派驻科技信息,开展针对性服务活动,推动淮北科技政策直达高校创新一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淮北产业一线。

二是聚焦产业,招引科技人才。按照产业链对企业技术、科技人才和创新平台的需求进行分类,并向高校院所的优势学科进行精准推送,快速反馈意向专家,并根据反馈情况组织企业与专家教授深入交流,进一步明确合作内容,达成合作意向。同时,常态化动态更新创新技术需求,建立企业技术人员、高校成果转化机构和科技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的对接平台,借助随时发布、随时对接。印发《淮北市双链融合专员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淮北市关于进一步完善巩固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措施》,广泛宣传、征集企业科技副总岗位和技术人才需求,支持企业聘任双链融合专员2023年从高校科研院所聘请13名专家教授派驻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3家,累计选派省、市、县区科技特派员430名,对接服务308个行政村(涉农社区),实施产学研项目15项,开展培训活动350余次、培训农民9500余人次,让技术和成果在一线落地转化。

三是聚焦高校,拓展合作交流。持续拓展与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主动邀请高校院所专家教授来淮北联合开展专家企业行产学研对接活动,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座谈。同步开展企业高校行专题活动,精准对接高校院所优势学科,建立专家教授、企业负责人、基层一线技术职工三方交流互通机制,就企业技术难题、发展瓶颈和未来规划等方面进行广泛交流,深挖校企合作结合点,促成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2023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15项,同比增长75%。其中与沪苏浙高校院所产学研合作92项,金额3900多万元,全省排名第6;同比增长10.2%,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该项指标全省排名第10全年举办3双创汇活动,签约项目14项,金额2100万元。省目标管理工作考核科技成果转化指标全省排名第1,科技成果转化提速增效明显,有力促进了淮北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三、积极主动作为,切实发挥政府主体作用

近年来,我市政府部门积极发挥主体作用,持续强化政产学研合作,推进科研成果应用转化。

一是坚持高层推进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别率队赴中国科大、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双一流高校,宣传淮北产业发展,推进合作项目。先后安徽大学、中国科大、淮北师范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引进上海交大的陶铝新材料引起国家相关部委的密切关注,省委、省政府领导为此作过重要批示,市委、市政府先后投入1.6亿资金扶持陶铝新材料加速产业化。市政府与中国科大达成中试基地创建、医疗专业学科建设及地方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等全面战略合作,并拨付鲲鹏计划专项资金500万元,支持招引中国科大优质科技成果在淮落地转化、支持中国科大专家教授联合我市企业开展技术攻关。

二是深化校地合作。积极联合中国科大、中国矿大、合工大、淮北师大,共同商讨促进校地合作事宜,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围绕高端装备制造行业领域组织我市企业凝练技术需求,开展企业高校行”“专家企业行活动,先后组织100余家高企走进中国科大、中国矿大、安徽大学等大院大所,对接合作项目30余项。深入推进企业与中国科大、中国矿大等大院大所产学研合作,2023年累计登记各类科技成果621项。全球规模最大的乙醇生产装置——安徽碳鑫科技6800万元引进的60万吨/年甲醇经二甲醚羰基化制乙醇生产装置等一批科研成果在淮转化发展。

三是加强统筹布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统筹推进科技研发平台分类管理,推动创新平台提档升级。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实施一室(重点实验室)一院(产业研究院)一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创新平台建设和新型研发机构培育行动,在深化政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全年获批省级认定省重点实验室5家,新增数量位居全省第三、皖北并列第一省企业研发中心15家,申报成功率全省第二、皖北第一。布局建设淮北市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和企业研发中心等市级科技创新平台,认定(备案)市级36家。淮矿绿色化工新材料研究院联合9家单位共同揭榜先进煤基高分子材料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项目。

四、多措并举赋能,持续加大创新人才引育力度

企业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我市一直把企业人才工作紧抓在手,持续从多个方面给予支持保障,着力为企业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一是政策+机制”同频升级构建人才集聚的工作格局。结合淮北市五群十链产业链调整和企业人才需求变化,以重点产业优势主导产业为着眼点,编制发布了《淮北市急需紧缺人才(岗位)目录(第二批)》,引导各类科技人才按需流动;制定出台《淮北市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淮创新创业实施细则)(试行)》,推进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和落地措施,以流程更加规范、措施更加明确的激励政策,充分吸引省内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或国内一流水平科技成果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和高科技项目来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是“平台+项目”同向发力,夯实人才集聚的发展支撑。大力开展博士后工作,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全市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创新实践基地36家,其中国家级站5家,省级站17家、市级博士创新实践基地基地14家,先后引进培养博士后人才64人,转化新增产值近16.5亿元,产生利税约5.8亿元。并加强与高校院所的交流合作,在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淮北师范大学等高校挂牌设立淮北市高校人才工作站,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对接机制,打造淮北市招才引智的前沿阵地。同时,持续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搭建平台促进企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先后走进中国科大、中国矿大、华东 理工大学等省内外20多所高校,累计收到毕业生简历1.5万份。

三是环境+服务步赋能,塑造人才集聚的优良生态。主动加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对引进来淮的博士人才,符合享受我市人才政策补贴的提供免申即享服务及时兑现相关补助、补贴。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博士后人才,在职称申报、高层次人才评选、科研项目资助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注重载体建设。围绕我市五群十链产业、就业人才政策和岗位人才需求,分别与安徽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高校就校地合作意向需求、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合作,借助“外脑”提升我市人才工作水平。

我市科技部门将持续加强对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指导和服务,提升质量内涵,提高科技原创能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科技支撑。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心,请一如既往关心支持科研成果转化工作!


办复类别:B

联系单位:淮北市科学技术局(外国专家局)

联系电话:05613895639

   送:市委督查考核办公室

                                                                                       2024729